一共有18个实验,每三个为一组,一共6组,这里是前面三组的实验题库以及演示视频。
A1:探究凸透镜物距在f<u<2f时成像特点
评分细则:
评价
项目 |
评价
内容 |
分值 | 评分细则 |
识别
仪器 |
选择
器材 |
1分 | 1、实验过程中正确选取相应的实验器材; |
认识
仪器 |
认识
器材 |
1分 | 2、正确读出并记下光具座的量程与分度值; |
实验操作过程 | 组装器材 | 1分
|
3、将蜡烛、凸透镜、光屏正确安装在光具座上;调整蜡烛、凸透镜、光屏的高度,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; |
研究成像 | 5分 | 4、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,并点燃蜡烛(置于两倍焦距之外的不计分); | |
5、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实像; | |||
6、认真读取并记录物距、像距的大小及成像特点。(填写数据与实际操作数据不符的不计分) | |||
7、改变物距(u不是大于f小于2f的不计分)再做一次,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实像; | |||
8、正确读取并记录第二组实验数据(没有单位不计分); | |||
实验结论 | 结论 | 1分 | 9、分析归纳得出f <u <2f时的成像特点。 |
实验习惯 | 整理器材 | 1分 | 10、整理器材,摆放有序。 |
A2:探究凸透镜物距在u>2f时成像特点
评分细则:
评价
项目 |
评价
内容 |
分值 | 评分细则 |
识别
仪器 |
选择
器材 |
1分 | 1、实验过程中正确选取相应的实验器材; |
认识
仪器 |
认识
器材 |
1分 | 2、正确读出并记下光具座的量程与分度值; |
实验操作过程 | 组装器材 | 1分
|
3、将蜡烛、凸透镜、光屏按顺序安装在光具座上;调整蜡烛、凸透镜、光屏的高度,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; |
研究成像 | 5分 | 4、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外,并点燃蜡烛(放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的不计分); | |
5、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实像(不能得到清晰的像的不计分,); | |||
6、认真读取并记录物距、像距的大小及成像特点。(填写数据与实际操作数据不符的不计分) | |||
7、改变物距(u不是大于2f的不计分)再做一次,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实像; | |||
8、正确读取并记录第二组实验数据(没有单位不计分); | |||
实验结论 | 结论 | 1分 | 9、分析归纳得出u>2f时的成像特点。 |
实验习惯 | 整理器材 | 1分 | 10、整理器材,摆放有序。 |
A3、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
评分细则:
评价
项目 |
评价
内容 |
分值 | 评分细则 |
识别
仪器 |
选择
器材 |
1分 | 1、实验过程中正确选取相应的实验器材; |
实验操作过程 | 组装器材 | 1分 | 2、用笔在白纸上大致画出中线位置,让白纸平整地放在水平桌面上;正确放置支座及平面玻璃,调整平面镜使它与桌面垂直,并处在中线处; |
研究成像 | 6分
|
3、点燃镜前蜡烛,并移动镜后蜡烛使之与镜前蜡烛的像重合; | |
4、正确标记镜前蜡烛和镜后蜡烛(即像)的位置; | |||
5、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,观察光屏上有无像;将观察到的成像特点记录下来。 | |||
6、用刻度尺测量蜡烛到镜面距离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并记录(没有单位扣0.5分); | |||
7、改变蜡烛位置,重复以上步骤再做一次; | |||
8、将成像特点、刻度尺测量蜡烛到镜面距离和像到镜面的距离记录下来(没有单位扣0.5分); | |||
实验
结论 |
结论 | 1分 | 9、分析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; |
实验
习惯 |
整理器材 | 1分 | 10、整理器材,摆放有序。 |
备注:可用方便操作的模型替代本实验中的蜡烛完成实验。
第B组
B1:用量筒测出小铁块的体积
评分细则:
评价项目 | 评价内容 | 分值 | 评分细则 |
识别
仪器 |
选择器材 | 1分 | 1、实验过程中正确选取相应的实验器材; |
认识
仪器 |
认识器材 | 1分 | 2、正确读出并记下量筒的量程与分度值; |
实验操作过程 | 测量小铁块体积
|
6分
|
3、用烧杯倒入适量的水进入量筒;(有水洒出量筒的不计分) |
4、使用滴管向量筒内加水到整数刻度; | |||
5、测出适量水的体积,正确记录(没有单位扣0.5分) | |||
6、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面底部相平;(需蹲下,量筒不能拿起) | |||
7、用细线系着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中,并上下拉动几次(有水溅出或有残余气泡的不计分); | |||
8、正确记录量筒中小铁块和水的总体积;(没有单位不计分) | |||
实验计算 | 结果 | 1分 | 9、正确计算出小铁块的体积; |
实验习惯 | 整理器材 | 1分 | 10、回收水、复位器材、擦拭桌面。 |
B2、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
评分细则:
评价
项目 |
评价
内容 |
分值 | 评分细则 |
识别
仪器 |
选择
器材 |
1分 | 1、实验过程中正确选取相应的实验器材; |
认识
仪器 |
认识
器材 |
1分 | 2、正确读出并记下天平的最大称量与分度值; |
实验
操作 过程 |
调节
平衡 |
3分 | 3、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,轻轻取下橡胶垫圈; |
4、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(不是用镊子拨游码的不记分); | |||
5、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,使指针尖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(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); | |||
测量
水的 质量 |
3分 | 6、将空烧杯轻放在天平的左盘,用镊子轻轻地往右盘里由大到小加减砝码(砝码不是用镊子夹取的不记分); | |
7、用镊子拨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,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,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并记录(没有单位扣0.5分,不是用镊子拨游码的不记分); | |||
8、取出小烧杯后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,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(没有单位扣0.5分,6、8步巅倒顺序的扣1分); | |||
实验
结论 |
结果 | 1分 | 9、正确计算出水的质量(在读取标尺上游码的示数时,应以游码的左边对齐的刻度线为准,否则不记分); |
实验
习惯 |
整理器材 | 1分 | 10、将天平的橡胶垫圈复位,回收水,整理器材,摆放有序。 |
B3: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水的密度
评价项目 | 评价内容 | 分值 | 评分细则 |
选取仪器 | 选择器材 | 1分 | 1、实验过程中正确选取相应的器材。 |
实验操作过程 | 天平调节 | 1分 | 2、调节天平,使天平平衡(天平未调好就称量不计分); |
测水的质量和体积 |
6分 |
3、将盛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左盘,用镊子往右盘里由大到小试加砝码(砝码未用镊子夹,试加砝码时不是由大到小不计分),用镊子移动游码,直到天平平衡。 | |
4、读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并记录。(没有单位的不计分) | |||
5、将烧杯中的部分水倒入量筒,用滴管将量筒中的水加至适当刻度处; | |||
6、将烧杯和剩余的水放在天平左盘,重复上述“3、4”步骤。 | |||
7、计算出量筒中水的质量; | |||
8、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并记录;(没有单位的不计分) | |||
实验
计算 |
结果 | 1分 | 9、计算液体的密度,结果合理记1分(没用计算公式和过程的不记分); |
实验
习惯 |
整理器材 | 1分 | 10、回收溶液、复位用品、擦拭桌面。 |
评分细则:
第C组
C1:用刻度尺测硬币直径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
评分细则:
评价
项目 |
评价内容 | 分值 | 评分细则 |
识别
仪器 |
选择器材 | 1分 | 1、实验过程中正确选取相应的实验器材; |
认识
仪器 |
认识器材 | 1分 | 2、正确读出并记下直尺与温度计的量程与分度值; |
实验
操作 过程 |
测量硬币直径
|
2分
|
3、用三角板和直尺将硬币卡好(其它正确方法也记分) |
4、会通过直尺正确读出硬币的直径(未估读不计分); | |||
测量水的温度 | 4分 | 5、估测水的温度(与测量值相差超过10度的不计分); | |
6、将温度计竖直插入温水中,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且玻璃泡不接触容器底部和容器壁; | |||
7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; | |||
8、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垂直;读数时液泡仍留在水中。 | |||
实验
计算 |
结果 | 1分 | 9、记录结果合理(没有单位不计分); |
实验
习惯 |
整理器材 | 1分 | 10、整理器材,摆放有序。 |
C2: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浸没深度的关系
评分细则:
评价
项目 |
评价内容 | 分值 | 评分细则 |
选取
仪器 |
选择器材 | 1分 | 1、实验过程中正确选取相应的器材。 |
认识
仪器 |
认识仪器 | 1分 | 2、正确读出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分度值。 |
实验
操作 过程 |
测量拉力 | 5分 | 3、对弹簧测力计校零。(未校零或校零方法不正确的均不计分) |
4、把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上,下面悬挂被测金属块,当它们静止时正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。(无单位的扣0.5分) | |||
5、把金属块慢慢放入盛水的烧杯中,调整铁架台的高度,当金属块部分体积浸入水中时,正确读出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F1。(无单位的扣0.5分) | |||
6、在烧杯中慢慢加入适量水直到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,正确读出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F2。(无单位的扣0.5分) | |||
7、继续往烧杯中加水以增加金属块没入水中的深度,读出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F3。(无单位的扣0.5分) | |||
实验
计算 |
计算 | 1分 | 8、分别计算出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。 |
实验
结论 |
结论 | 1分 | 9、分析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。 |
实验
习惯 |
实验器材 | 1分 | 10、整理器材,摆放有序。(没有整理不记分)。 |
C3: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亮度,使小灯泡由暗变亮
评分细则
评价项目 | 评价内容 | 分值 | 评分细则 |
选取仪器 | 选择器材 | 1分 | 1、实验过程中正确选取相应的器材。 |
认识仪器 | 认识器材 | 1分 | 2、正确读取并记下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及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,电流表的量程及分度值。 |
实验操作过程 |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| 6分 | 3、根据电路图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,线头应顺时钟紧绕在接线柱上。 |
4、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断开。 | |||
5、电流表的连接方法正确。(串联在电路中,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,量程为0-0.6A) | |||
6、电路连接过程中,滑动变阻器连接方法正确,并使初始位置应处于阻值最大位置。 | |||
7、检查电路,然后利用开关进行试触,如有异常,可报告监考老师(未利用开关试触的不计分); | |||
8、闭合开关,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,观察小灯泡亮度变化,并使小灯泡由暗变亮。 | |||
实验现象 | 结果 | 1分 | 9、正确记录实验现象。 |
实验习惯 | 整理器材 | 1分 | 10、整理器材,复位摆放有序。(否则不计分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