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国番在家书中有一段关于对待逆境的文字:
百端拂逆之时,只有逆来顺受之法
关于这段话,郦波教授做过解读,认为就是“多化解少拒绝”,这六个字背后还有一大坨解释说明,但我觉得解读的不那么对劲。
我认为曾国番这句话是指的一种心态,是对待逆境的态度问题,而不是对待逆境的方法论。
在现实生活中,工作中,可能我们会遇到故意使坏的邻居,特意给你难堪的同事,特别差劲的生活环境或者工作环境,当我们遇到这些逆境时,对待问题的心态是首发的和关键的。
可以选择抱怨,发泄自己的怨气;也可以逆来顺受。
两种不同的心态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。
抱怨是很自然的反应,然而抱怨的结果会怎么样呢?
你的很多精力和心智都纠结到这些拂逆之事上了,对现实能够做好的事情反而没有积极的心态;往往不仅不能使得环境改变,反而连能够做出成绩的地方都没能做出成绩,甚至使得周边环境更加恶化。既然是客观事实,不管这个事实是好是坏,那就存在着一定的难以改变特性和必然性,也就是说客观环境不会随着我们心意的想法而变化。
最后我们只能无奈的选择接受现实环境,但这其实也是最睿智的选择。这其实也就是逆来顺受的时刻了。把心态摆好,认识到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,没有办法。不在这些没法改变问题上纠结,才能节省出来时间精力和心智去改变真正能改变的东西,一点一点的往前拱,才能真正发展。
无论对于个人,集体,还是国家,发展都是硬道理,在发展的过程中,必然会有,并且一直会不断的有逆境出现,然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加快发展,很多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,才能迎刃而解。即使问题最终没有解决,我们用这种心态去做人做事,最终还是能做好很多其它的事情。
两种不同的心态,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。我想,曾国藩也是在经历过多次拂逆之事之后,想通了这点,才有此一说。